全世界第一款核鱼雷,是俄罗斯的波塞冬,长度24米,直径1.5米;1997年开始研发,但在2022年才正式服役。俄罗斯当前只有一艘核潜艇能带这个核鱼雷,而且是外挂。
中国的这款核鱼雷,是全球第二款;长度和俄罗斯波塞冬差不多,但直径略小一些。军迷们猜测,比俄罗斯的更先进:全球潜行至少5年,航线可达水下1000米,航程至少4万公里,最后攻击时的最快时速(采取超空波模式)可达200km/h。。
版主: Caravel, TheMatrix, molen
全世界第一款核鱼雷,是俄罗斯的波塞冬,长度24米,直径1.5米;1997年开始研发,但在2022年才正式服役。俄罗斯当前只有一艘核潜艇能带这个核鱼雷,而且是外挂。
中国的这款核鱼雷,是全球第二款;长度和俄罗斯波塞冬差不多,但直径略小一些。军迷们猜测,比俄罗斯的更先进:全球潜行至少5年,航线可达水下1000米,航程至少4万公里,最后攻击时的最快时速(采取超空波模式)可达200km/h。。
更狠的是手扔核手榴弹。
海外看中国:世界即将了解中国超大型水下无人潜艇
作者: HI Sutton
两款新型水下无人潜艇体型巨大,几乎无法装载到阅兵式坦克运输车上。AJX002型无人潜艇在彩排期间曾被观察到没有外罩,而第二种型号的无人潜艇尚未被拆封。
中国海军的扩张持续令外界感到意外。迄今为止,水下无人潜艇的研发进展尚不引人注目。但随着9月份北京即将举行的阅兵式,这一局面即将改变。届时,两艘新型超大型无人潜艇(XLUUV)将亮相。
中国力求在水下无人潜航器技术领域取得战略优势。尽管中国水面舰艇正在努力追赶实力更强大的美国海军,但在水下领域,中国却投入了更多资金。尤其是在超大型无人潜航器(XLUUV)的研发上,中国海军的研发速度远超其他国家。世界各国对此大多未曾察觉,但北京的一场大型阅兵式将改变这一现状。中国的XLUUV已经问世。
9月3日,中国将在北京举行盛大的阅兵式,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201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原文如此)也举行了类似的盛大阅兵式。中国国防部此前已宣布,此次阅兵将“展示改进型武器装备”。如今,中国社交媒体上分享的演习画面显示,至少两种超大型无人潜航器(XLUUV)将列为新系统之一。
《海军新闻》自2022年以来一直在关注中国雄心勃勃的XLUUV项目进展,其中几款型号已首次在海军新闻中报道。然而,这两款新系统将是全新的,也是它们首次公开亮相。这很可能反映了中国大规模试验计划的优胜者。
新型XLUUV长约18-20米,外形与鱼雷类似,采用泵喷推进系统。这使得它们的整体尺寸和形状与俄罗斯装备核弹头的“波塞冬”核动力鱼雷相似。然而,现阶段将这两种类型联系起来难度过大。
尽管中国媒体和学术界对核动力鱼雷类武器有所评论,但这些XLUUV更符合中国已观察到的测试型号。中国海军拥有全球最大的XLUUV项目,多年来至少有5种型号投入使用。
几乎可以肯定,在中国进行测试的XLUUV并非核动力。因此,虽然这两艘XLUUV是否与核动力推进的传闻有关还有待观察,但目前看来可能性不大。相反,它们反映了更广泛的XLUUV作战行动的进展。
我们评估这些 XLUUV 很可能是之前在卫星图像中观测到的模型。
其中一种水下无人潜艇的侧面用大号白色字母“AJX002”喷绘。在阅兵式上,用罗马字母在侧面喷绘其编号是武器系统的典型做法。许多导弹和其他武器系统都以这种方式曝光,分析人士也已学会了参考这些事件。因此,“AJX002”很可能是一个可靠的编号。然而,“AJX”究竟代表什么,目前尚不清楚。
用于运载新型水下航行器的坦克运输车使我们能够估算其尺寸。AJX002 型潜艇长约 18-20 米(59-65 英尺),直径约 1-1.5 米(3-5 英尺)。其船体上有四个吊耳,表明它通常由起重机下放到水中。这与在中国南海三亚和榆林海军基地以及黄海大连附近进行试验的 XLUUV 的情况一致。船体中部两个彼此靠近的吊耳也表明该潜艇可以拆分成两部分进行运输。
阅兵彩排中至少出现了六艘 XLUUV,其中四艘为 AJX002 型,两艘为另一种稍大一些的设计。
第二种设计被防水布覆盖,因此其名称文字和其他细节被隐藏。然而,我们可以看出它的长度与AJX002大致相同,但直径大约是AJX002的两倍。它在船尾附近至少有两组桅杆,并配备了类似的泵式喷射装置。它与AJX002的显著区别在于,它采用“X”形舵,而不是传统的十字形(“+”)舵。
9月3日,世界将近距离了解这些XLUUV的真面目。或许会有新的发现,但总体信息似乎已经清晰。中国正在以其他海军无法比拟的规模投资XLUUV,现在终于准备好向世界揭晓了。
超空泡鱼雷是一种超空泡武器,是前苏联海军研制成功的一种超空泡武器。鱼雷头部装有空泡发生器。空泡发生器产生局部气泡,然后由通气管向局部气泡注入气体,使之膨胀成为超空泡鱼雷。
超空泡是一种奇特的物理现象。随着鱼雷等水下物体在水中运动速度的加快,其上所承受的水压反而会减小,一旦水压减小到一定程度时,与水下物体接触的水就会汽化,形成空泡。这些空泡不但会改变水的流动形态,而且会降低螺旋桨或喷水推进器的推进效率,并发生爆裂产生强烈冲击,大大缩短水下物体的使用寿命。但是令人奇怪的是,随着速度进一步提高,当水中航行物的运动速度超过50米/秒时,航行物体表面就会出现“超空泡”现象,即在其后部形成水蒸气泡。
在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科技人员研制成“暴风”鱼雷。这是一种潜载高速鱼雷,它是前苏联海军在历经10多年的秘密研究与发展之后,才得到成功的一种“超空泡武器”,于1997年装备俄罗斯潜艇部队。
所谓超空泡鱼雷,是一种采用超空泡技术降低航行阻力,可在水中高速航行的鱼雷。对于超空泡的原理,我们可以用一个极简单的试验获得直观感觉。我们打开水龙头,用一根筷子以与水流平行的方式,放进向下流的水柱中,这时候,水流与筷子头冲激之后,就会形成一个空腔,在水流流速较快的时候,甚至可以使整根筷子包裹在空腔中。
超空泡鱼雷的基本原理也是这样。当然,由于鱼雷是在深水中运行的,因此,它的速度要更快,要让一部分海水在与鱼雷头部的高速摩擦中汽化,这才能生产出足够的空气,产生空腔。
根据计算,当物体在水中的运动速度超过100节(大约50米/秒)时,海水在高速运动物体的摩擦作用下会部分汽化,形成所谓“空泡”,使物体与水隔离开。而在隔离开的部位,由水产生的阻力就会消失。
具体到“超空泡”鱼雷的设计上,还需要人为加大空泡,使它包裹住运动物体——长达数米的重型鱼雷,使鱼雷的水下运动阻力极度下降,达到更高的速度。
美、欧多等国从上世纪末就开始了超空泡技术的实用化研究的,俄罗斯海军历经多年努力,于1997年装备了世界上第一种超空泡鱼雷——“暴风雪”。
“暴风雪”鱼雷外形象一个拉长了的子弹头,从头至尾逐渐变粗;尾部中心为大孔径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周围有8个小型圆柱形启动火箭。发射后,启动火箭先将鱼雷加速到能够产生超空泡100节速度,然后主发动机再点火受鱼雷持续加速。
“暴风雪”鱼雷的头部设有空泡发生器,紧靠空泡发生器后面的是几个环状通气管,它们将发动机的燃气不断注入“空泡”之中,以使其扩大并包裹雷身。
与传统的鱼雷相比,超空泡鱼雷具有相当突出的优点:
首先是速度快,航速可超过200节,是传统鱼雷的四到六倍,大型水面舰艇遇到它时很难机动规避。此外,超空泡鱼雷由于速度快可采用直航攻击弹道,明显区别于当前流行的自导技术鱼雷,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当然,超空泡鱼雷也有与生俱来的缺点,如机动变轨能力弱、射程较近等。据报道,“暴风雪”鱼雷的航程约12千米,而普通鱼雷航程多在20千米以上。但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也正在于此,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因此,超空泡鱼雷虽然横空出世,但一时也无法替代不断向大潜深、远程化、智能化方向不断进行的传统电动力、热动力鱼雷。超空泡鱼雷的意义,是使鱼雷家庭增添了一个新成员,使鱼雷的攻击手段更趋于多样化。
57战役之前(既有57空战,也有57的自行榴弹炮战),印度人就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