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魔鬼不是天生的:反战作品真正的使命。反战作品要拍,但关键问题是:怎么拍??
版主: alexwlt1024
版面规则
左也行,右也行,文明发帖就欢迎;粉也罢,黑也罢,互相尊重别谩骂。
左也行,右也行,文明发帖就欢迎;粉也罢,黑也罢,互相尊重别谩骂。
#1 (转载)魔鬼不是天生的:反战作品真正的使命。反战作品要拍,但关键问题是:怎么拍??
此帖转自 ReticulumZeta 在 书歌影视美食游 的帖子:魔鬼不是天生的:反战作品真正的使命。反战作品要拍,但关键问题是:怎么拍??
很多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尤其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以及政权宣传需要的下拍摄的,往往倾向于脸谱化敌人——把对方一律塑造成丧失人性、罪大恶极的恶魔形象。这样的叙事虽然能在情绪上迅速激起观众的愤怒与仇恨,但也容易让作品沦为单一立场的情绪宣泄,失去更深层的反思价值。
真正优秀的反战作品,不应止步于“树立一个共同的仇恨对象”,而是要去挖掘——在那样的时代与环境中,普通人是如何被社会、国家机器、意识形态乃至恐惧与生存压力,一步步推向极端、甚至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的。这种刻画不等于为加害者开脱,而是让我们理解恶并非天生,而是被塑造出来的。
这样的作品能让人看到,战争不仅是战场上的冲突,更是一整套社会结构对人性的改造与摧毁。它能让观众意识到,如果制度与环境再次出现类似的畸形条件,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甚至你我身边的普通人,都可能重蹈覆辙。
相比之下,单纯煽动仇恨与复仇的叙事,只会让敌意延续、隔阂加深,甚至为新的冲突埋下种子。爱与理解,比仇恨更难得,因为它要求我们超越情绪,直面复杂与不适。但正是这种深刻的理解,才能为真正的和平奠定基础。
历史告诉我们,蒙古人、满清人,甚至汉人政权自己,都曾在不同时代对汉人犯下过沉重的血债。问题是,他们那代人已经远去,你今天还要捡起旧账报仇吗?
那个时代的蒙古人、满清人、日本人,与今天的他们,真的是同一回事吗?
冤冤相报,何时了?
如果一部战争电影,缺少深层次反思,成为了埋种与培育简单仇恨的温床,那么只能说这是一个民族悲剧的开始。如果我们把反战作品变成煽动复仇的工具,唯一的结果就是仇恨循环。相比之下,爱与理解虽然更难,却能让我们看清战争与极权如何一步步吞噬人性,从而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演。
警醒后人、阻止悲剧重演的最佳途径,是让人明白:魔鬼并非天生存在,而是社会与历史共同塑造的产物。我们要警惕的,是那个制造魔鬼的过程。
很多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尤其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以及政权宣传需要的下拍摄的,往往倾向于脸谱化敌人——把对方一律塑造成丧失人性、罪大恶极的恶魔形象。这样的叙事虽然能在情绪上迅速激起观众的愤怒与仇恨,但也容易让作品沦为单一立场的情绪宣泄,失去更深层的反思价值。
真正优秀的反战作品,不应止步于“树立一个共同的仇恨对象”,而是要去挖掘——在那样的时代与环境中,普通人是如何被社会、国家机器、意识形态乃至恐惧与生存压力,一步步推向极端、甚至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的。这种刻画不等于为加害者开脱,而是让我们理解恶并非天生,而是被塑造出来的。
这样的作品能让人看到,战争不仅是战场上的冲突,更是一整套社会结构对人性的改造与摧毁。它能让观众意识到,如果制度与环境再次出现类似的畸形条件,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甚至你我身边的普通人,都可能重蹈覆辙。
相比之下,单纯煽动仇恨与复仇的叙事,只会让敌意延续、隔阂加深,甚至为新的冲突埋下种子。爱与理解,比仇恨更难得,因为它要求我们超越情绪,直面复杂与不适。但正是这种深刻的理解,才能为真正的和平奠定基础。
历史告诉我们,蒙古人、满清人,甚至汉人政权自己,都曾在不同时代对汉人犯下过沉重的血债。问题是,他们那代人已经远去,你今天还要捡起旧账报仇吗?
那个时代的蒙古人、满清人、日本人,与今天的他们,真的是同一回事吗?
冤冤相报,何时了?
如果一部战争电影,缺少深层次反思,成为了埋种与培育简单仇恨的温床,那么只能说这是一个民族悲剧的开始。如果我们把反战作品变成煽动复仇的工具,唯一的结果就是仇恨循环。相比之下,爱与理解虽然更难,却能让我们看清战争与极权如何一步步吞噬人性,从而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演。
警醒后人、阻止悲剧重演的最佳途径,是让人明白:魔鬼并非天生存在,而是社会与历史共同塑造的产物。我们要警惕的,是那个制造魔鬼的过程。
上次由 ReticulumZeta 在 2025年 8月 10日 15:05 修改。
#2 Re: (转载)魔鬼不是天生的:反战作品真正的使命。反战作品要拍,但关键问题是:怎么拍??
中国人以前很友好啊,不要战争赔偿,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结果怎样呢?呵呵。中日关系不是中国人破坏的。ReticulumZeta 写了: 2025年 8月 10日 15:00 此帖转自 ReticulumZeta 在 书歌影视美食游 的帖子:魔鬼不是天生的:反战作品真正的使命。反战作品要拍,但关键问题是:怎么拍??
很多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尤其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以及政权宣传需要的下拍摄的,往往倾向于脸谱化敌人——把对方一律塑造成丧失人性、罪大恶极的恶魔形象。这样的叙事虽然能在情绪上迅速激起观众的愤怒与仇恨,但也容易让作品沦为单一立场的情绪宣泄,失去更深层的反思价值。
真正优秀的反战作品,不应止步于“树立一个共同的仇恨对象”,而是要去挖掘——在那样的时代与环境中,普通人是如何被社会、国家机器、意识形态乃至恐惧与生存压力,一步步推向极端、甚至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的。这种刻画不等于为加害者开脱,而是让我们理解恶并非天生,而是被塑造出来的。
这样的作品能让人看到,战争不仅是战场上的冲突,更是一整套社会结构对人性的改造与摧毁。它能让观众意识到,如果制度与环境再次出现类似的畸形条件,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甚至你我身边的普通人,都可能重蹈覆辙。
相比之下,单纯煽动仇恨与复仇的叙事,只会让敌意延续、隔阂加深,甚至为新的冲突埋下种子。爱与理解,比仇恨更难得,因为它要求我们超越情绪,直面复杂与不适。但正是这种深刻的理解,才能为真正的和平奠定基础。
历史告诉我们,蒙古人、满清人,甚至汉人政权自己,都曾在不同时代对汉人犯下过沉重的血债。问题是,他们那代人已经远去,你今天还要捡起旧账报仇吗?
那个时代的蒙古人、满清人、日本人,与今天的他们,真的是同一回事吗?
冤冤相报,何时了?
如果我们把反战作品变成煽动复仇的工具,唯一的结果就是仇恨循环。相比之下,爱与理解虽然更难,却能让我们看清战争与极权如何一步步吞噬人性,从而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演。
警醒后人、阻止悲剧重演的最佳途径,是让人明白:魔鬼并非天生存在,而是社会与历史共同塑造的产物。我们要警惕的,是那个制造魔鬼的过程。
#3 Re: (转载)魔鬼不是天生的:反战作品真正的使命。反战作品要拍,但关键问题是:怎么拍??
但我们必须看到,那已经是将近一百年前的军国主义日本了。那个体制早已覆灭,日本经过了彻底的民主化改造,早已是一个全新的国家。把今天的日本,与当年的军国主义日本混为一谈,就像要求现代德国人为纳粹的罪行买单一样,不仅不公平,也无法推动真正的和解。
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ODA)概览(1979–2018)
• 日本正式启动对华ODA始于1979年,援助形式包括:
• 日元优惠贷款(Loan Aid)
• 无偿援助资金(Grant Aid)
• 技术合作(Technical Cooperation)
累计援助额(截至2018年)

日元贷款
≈ 3.32 兆日元
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项目
无偿援助
≈ 1576 亿日元
用于医疗、环境保护等领域
技术合作
≈ 1858 亿日元
含培训及专家派遣等
三者合计
≈ 3.66 兆日元
42 年累计
美元折算
≈ 320–330 亿美元
包含贷款、赠款与技术协作等
代表性推进项目
• 基础设施建设:
• 北京首都机场 2 号航站楼
•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 广州白云机场
• 武汉长江二桥
• 京秦铁路电气化改造
• 南昆铁路电气化改造
• 青岛港泊位扩建
• 以及多家钢铁企业设备现代化——均由优惠贷款支撑 
• 医疗与社会发展:
• 建设中日友好医院(约160亿日元无偿援助) 
• 在100多个城市建立环境信息计算机网络(160亿日元无偿援助) 
• 全民免疫项目:如脊髓灰质炎疫苗计划,覆盖数亿剂量 
• 技术与人才交流:
• 1979–2018 年间通过 JICA 实施:
• 技术合作项目 131 项
• 派驻专家 9,490 人
• 接收培训生 37,335 人
• 青年海外协力队、基层项目等众多交流项目  
⸻
背景意义与结束时间
• 北京政府在邦交正常化时放弃向日本索取战争赔偿,日本则以ODA形式开展经济支持——虽未正式承认为赔偿,但被广泛解读为相互妥协下的合作形式 
• 日本对华ODA于 2018年10月正式结束,历时约 42 年 
#4 Re: (转载)魔鬼不是天生的:反战作品真正的使命。反战作品要拍,但关键问题是:怎么拍??
你说这些没有用。中日关系是从小泉纯一郎以官方身份祭拜靖国神社开示一路走下的。ReticulumZeta 写了: 2025年 8月 10日 15:09 但我们必须看到,那已经是将近一百年前的军国主义日本了。那个体制早已覆灭,日本经过了彻底的民主化改造,早已是一个全新的国家。把今天的日本,与当年的军国主义日本混为一谈,就像要求现代德国人为纳粹的罪行买单一样,不仅不公平,也无法推动真正的和解。
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ODA)概览(1979–2018)
• 日本正式启动对华ODA始于1979年,援助形式包括:
• 日元优惠贷款(Loan Aid)
• 无偿援助资金(Grant Aid)
• 技术合作(Technical Cooperation)
累计援助额(截至2018年)
日元贷款
≈ 3.32 兆日元
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项目
无偿援助
≈ 1576 亿日元
用于医疗、环境保护等领域
技术合作
≈ 1858 亿日元
含培训及专家派遣等
三者合计
≈ 3.66 兆日元
42 年累计
美元折算
≈ 320–330 亿美元
包含贷款、赠款与技术协作等
代表性推进项目
• 基础设施建设:
• 北京首都机场 2 号航站楼
•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 广州白云机场
• 武汉长江二桥
• 京秦铁路电气化改造
• 南昆铁路电气化改造
• 青岛港泊位扩建
• 以及多家钢铁企业设备现代化——均由优惠贷款支撑 
• 医疗与社会发展:
• 建设中日友好医院(约160亿日元无偿援助) 
• 在100多个城市建立环境信息计算机网络(160亿日元无偿援助) 
• 全民免疫项目:如脊髓灰质炎疫苗计划,覆盖数亿剂量 
• 技术与人才交流:
• 1979–2018 年间通过 JICA 实施:
• 技术合作项目 131 项
• 派驻专家 9,490 人
• 接收培训生 37,335 人
• 青年海外协力队、基层项目等众多交流项目  
⸻
背景意义与结束时间
• 北京政府在邦交正常化时放弃向日本索取战争赔偿,日本则以ODA形式开展经济支持——虽未正式承认为赔偿,但被广泛解读为相互妥协下的合作形式 
• 日本对华ODA于 2018年10月正式结束,历时约 42 年 
所谓的经济援助,别当真,就是富国释放过渡生产力的一种方式。就好像中国在非洲大撒比一样,有利于非洲,但本质上是为了中国利益
#5 Re: (转载)魔鬼不是天生的:反战作品真正的使命。反战作品要拍,但关键问题是:怎么拍??
听起来很不reasonableshanghaibaba 写了: 2025年 8月 10日 15:16 你说这些没有用。中日关系是从小泉纯一郎以官方身份祭拜靖国神社开示一路走下的。
所谓的经济援助,别当真,就是富国释放过渡生产力的一种方式。就好像中国在非洲大撒比一样,有利于非洲,但本质上是为了中国利益
日本很多都是无偿
确实有无偿援助:比如中日友好医院、环境信息网络等完全是赠款,不要求偿还。
你憋是贷款换资源,变成陷阱
#6 Re: (转载)魔鬼不是天生的:反战作品真正的使命。反战作品要拍,但关键问题是:怎么拍??
这个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非洲肯定是做好了不还的准备的ReticulumZeta 写了: 2025年 8月 10日 15:19 听起来很不reasonable
日本很多都是无偿
确实有无偿援助:比如中日友好医院、环境信息网络等完全是赠款,不要求偿还。
你憋是贷款换资源,变成陷阱
最后一粒米,拿去充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做军装;最后一美刀, 拿去买dip
#7 Re: (转载)魔鬼不是天生的:反战作品真正的使命。反战作品要拍,但关键问题是:怎么拍??
你鳖也有援建啊。不过现在不敢了,都被老将骂大撒比骂怕了ReticulumZeta 写了: 2025年 8月 10日 15:19 听起来很不reasonable
日本很多都是无偿
确实有无偿援助:比如中日友好医院、环境信息网络等完全是赠款,不要求偿还。
你憋是贷款换资源,变成陷阱
#8 Re: (转载)魔鬼不是天生的:反战作品真正的使命。反战作品要拍,但关键问题是:怎么拍??
你的意思是说中国也有战败赔偿非洲的责任?
最后一粒米,拿去充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做军装;最后一美刀, 拿去买dip
#9 Re: (转载)魔鬼不是天生的:反战作品真正的使命。反战作品要拍,但关键问题是:怎么拍??
当然没有阿,所以中国本来没有援建非洲的责任,但中国还是援建了,要是不考虑中国本身的释放产能需求来说,中国比日本高尚多了阿。
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因为日本当时援建中国就感恩戴德阿。不过是正常的资本扩张过程中的释放产能而已。当然客观上对中国有帮助,如果日本没有军国主义挑衅的话,那么中国人的确可以感谢日本人,世代友好下去。但是日本人挑衅了,而这点小帮助,不值得中国忘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