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2600年前莎草纸信件:奇特现象再次出现,西方考古令人质疑

版主: CaravelTheMatrixmolen

回复
头像
none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2024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帖子互动: 674
帖子: 22681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13:46

#1 以色列2600年前莎草纸信件:奇特现象再次出现,西方考古令人质疑

帖子 none楼主 »

以色列2600年前莎草纸信件:奇特现象再次出现,西方考古令人质疑

寻史上下五千年
2023-12-06 07:00
河南

在中西方历史考古上一直有这样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只要中国有重大的考古发现,那么西方就会立马出现历史时期更早的考古发现,似乎是想要迫切的证明自己的历史要比中国的历史更加久远。

2021年,我国的三星堆再次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文物,一件件器型精美的青铜器给世界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而就在中国的三星堆文物出土不久,以色列的考古专家就先后宣布在死海附近的悬崖山洞中分别发现了来自一万年前的手工篮子和来自2600年前的莎(suo)草纸。

以色列文物局则是高调声称这张来自2600年前的莎草纸上的字迹,更是清晰可辨,并且用的还是犹太人的古希伯来语。

那么这莎草纸到底有何独特之处?居然比中国保存至今最早的纸还要多出几百年?

“莎草纸骗局”
近些年来,莎草纸俨然成为了西方历史界中的重要文物,有不少的专家都动不动将莎草纸作为了历史文献的考古依据,甚至丝毫不顾及莎草纸本身究竟能不能够保存上千年的客观事实。

几乎是掩耳盗铃般的认为古埃及的干燥环境就能够让莎草纸保存数千年,这样的态度俨然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

那么莎草纸本身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和中国的造纸术又到底有什么区别?

其实说是“莎草纸”并不算得上是准确,因为“莎草纸”本身根本算不上是纸,而是草,只是对草进行了一些较为简单的整形处理,并没有做到像中国的纸那样经过层层的蒸馏化合等复杂步骤,因此“莎草纸”本质上并不算是纸,而是草,如果真的要说的话,“莎草片”反而是更加合适。

莎草纸的制作步骤十分的粗糙,首先是将莎草纸的原材料莎草的绿色外衣剥掉,将留下来的切割成薄片,放入水中浸泡几天,捞出来后再用木槌不停的对其进行敲打,以打压出其中的多余水分。

然后将这些薄片一横一竖的纵向排开压齐,以达到一个所需纸张的大小,再用石块用力挤压,从而将莎草中的糖质粘液挤出,使得草片连接在一起,等到再次晾干后使用象牙或者是贝壳,将莎草纸的表面磨平,这样一来所需要的莎草纸就制作完成了。

这样的制作方法虽然理念上和中国的造纸术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无论是原料选取还是制作步骤上,都远逊色于中国的造纸术,在中国纸随着汉朝的丝绸之路传入西方之前,西方的书写使用大多都使用的是莎草纸和羊皮。

完全可以说在欧洲大陆之上,使用莎草纸或者制作工艺相似的粗糙纸张作为书写纸张根本不稀奇,在欧洲人登上美洲大陆的前几百年,在欧洲大陆上的玛雅人和阿兹特人就曾制作过一种树皮片,也是对树皮进行一些简单的切割和磨压制作而成,而这种树皮片截至到今天墨西哥的奥拓米印第安人都仍在使用。

但说了这么多或许大家就已经发现了,那就是这些造纸工艺都采用的是粗放的挤压和晾晒脱水两个步骤的工艺,那么这种方法造出来的纸就会出现两个情况,一是纸张质地十分的脆,二就是本质上与植物没有什么区别。

美国的造纸专家亨特就曾前往过今天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区域,进行实地考察莎草纸片所流传下来的制作过程,他认为莎草纸和今天的纸张相差很远,虽然能够作为书写的材料,但和真正的纸来说,实在是相差甚远。

中国的造纸专家潘吉星在对莎草纸的制作工艺进行考察研究后,也是认为莎草纸的质地十分的薄脆,稍微的折叠一下就会出现破损。

因此基本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所谓的“莎草纸”本身就十分的难以保存下来,更不用说在上面所书写的字迹,那么在以色列所发现出来的声称是2600多年前的“莎草纸”甚至说上面的字迹都清晰可见,恰好的还保存的是他们所“需要”的那句话,这本身就值得让人怀疑。

可以色列为何一定要言之凿凿并还对外大肆宣传此次的文物考古发现呢?那就和这个国家的历史是分不开的。

“以色列的考古发现背后”
首先就是以色列是一个犹太国家,但以色列所处的地区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阿拉伯地区,几乎大部分民族都属于是阿拉伯人,这从民族上就已经将以色列定义为了外来民族,有着一种排斥感。

其次就是以色列的建国历史,犹太人在祖先确实是在巴勒斯坦地区有过活动历史,但随着后来的发展,大部分犹太人都已经纷纷离开了此地分散到了世界各地,直到二战爆发,德国对犹太人展开了大肆的迫害,才导致犹太人最终无处可去。

因此犹太人在二战后因无处可去,便前往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巴勒斯坦地区不断的聚集,但虽然人数的不断增多,这群聚集在这里的人便打算发起“复国运动”,并在西方国家的扶持下从巴勒斯坦硬生生的挖走了大部分领土建国。

这无疑是大大加重了犹太人和当地阿拉伯人的冲突,再加上宗教信仰的不同,可以说矛盾点更是不断增多。

但以色列毕竟是一个国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国土周边的安稳才是国家发展的前提条件,因为以色列自然也不愿意和周边国家冲突不断,那么除了在军事上解决问题外,自然还需要在“历史”上,不断的强化犹太人在此地建国的合法性,从而稳固自己的统治。

而考古文物作为最强有力的历史证据,自然是得到了以色列的青睐,因此再反观以色列文物局所声称的言论来看,那似乎也是不难理解了。

那就是这张2600年前的莎草纸上所使用的文字是犹太人的古希伯来语,特别是上面所写的话“致以实玛利”而此人也恰好是出自圣经之中的人物角色,这无疑是为犹太人在以色列居住和宗教信仰上找到了十分有利的历史支撑。

这就是说明,犹太人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宗教上,都能够证明他们曾经在这里生活过,并且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但实际上,犹太人确实有在巴勒斯坦地区生活的经历,这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采用如此低劣的手段来补强自己的历史证明,未免有些太不体面,让历史反倒是沦落为了政治的工具。

“令人质疑的西方考古”
事实上,像以色列此次所发现的2600年前的莎草纸这样的漏洞百出的考古事件,在西方的考古界来说可并不是什么个稀罕事,反倒是经常出现的现象。

就在2022年的11月份,意大利的考古学家就宣布他们在托斯卡纳的温泉泥浆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来自两千多年前的青铜雕像。

但是非常蹊跷的是,这些青铜器按照意大利考古学家的说法,已经过了两千多年了,但在温泉泥浆这种潮湿的环境中,这些青铜器整体却没有什么太大的腐蚀,甚至青铜器上面的伊特鲁里亚语和拉丁文的铭文都是清晰可见。

这些铭文中包括了当时一些强大的伊特鲁里亚家族的名字,都是十分清晰可辨的,实在是让人不免有些怀疑,另外就是这些从温泉泥浆中所发现出来的青铜器,无论是器型还是工艺上,都充满了当代工艺和审美角度的特点,更是大大的降低了此次考古发现的真实性。

但如果说意大利的这次考古发现只不过是疑点重重,那么在英国西伯克郡的考古发现那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自欺欺人。在2019年的时候,英国考古学家在西伯克郡发现了一处罗马入侵时期的遗址,距今大约有1600年。

这次的文物发现使得很多人都惊讶不已,有的甚至认为,这对于当时时代的研究很有意义,然而,有一个文物却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

原来,在这处考古遗迹中,有一个刻有“吉姆在这里”的所谓文物,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五个大字还是用简体汉字书写的,但却被当成了文物展示,这实在让人怀疑其专业态度。

但并非西方的考古历史就全部都是虚假的,这样的说法未免有些以偏概全,在众多的文物当中,也不乏一些真品的存在。

但历史文物的挖掘发现至少也应该符合科学常理,那些在泥浆中出土前年不锈的青铜器和在一个山洞的篮子里就能发现间隔千年的纸张,这些发现未免实在是太过于牵强。
头像
wokao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1002
帖子: 20435
注册时间: 2023年 3月 11日 19:17

#2 Re: 以色列2600年前莎草纸信件:奇特现象再次出现,西方考古令人质疑

帖子 wokao »

真给中山大学丢人

none 写了: 2025年 8月 10日 06:31 以色列2600年前莎草纸信件:奇特现象再次出现,西方考古令人质疑

寻史上下五千年
2023-12-06 07:00
河南

在中西方历史考古上一直有这样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只要中国有重大的考古发现,那么西方就会立马出现历史时期更早的考古发现,似乎是想要迫切的证明自己的历史要比中国的历史更加久远。

2021年,我国的三星堆再次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文物,一件件器型精美的青铜器给世界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而就在中国的三星堆文物出土不久,以色列的考古专家就先后宣布在死海附近的悬崖山洞中分别发现了来自一万年前的手工篮子和来自2600年前的莎(suo)草纸。

以色列文物局则是高调声称这张来自2600年前的莎草纸上的字迹,更是清晰可辨,并且用的还是犹太人的古希伯来语。

那么这莎草纸到底有何独特之处?居然比中国保存至今最早的纸还要多出几百年?

“莎草纸骗局”
近些年来,莎草纸俨然成为了西方历史界中的重要文物,有不少的专家都动不动将莎草纸作为了历史文献的考古依据,甚至丝毫不顾及莎草纸本身究竟能不能够保存上千年的客观事实。

几乎是掩耳盗铃般的认为古埃及的干燥环境就能够让莎草纸保存数千年,这样的态度俨然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

那么莎草纸本身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和中国的造纸术又到底有什么区别?

其实说是“莎草纸”并不算得上是准确,因为“莎草纸”本身根本算不上是纸,而是草,只是对草进行了一些较为简单的整形处理,并没有做到像中国的纸那样经过层层的蒸馏化合等复杂步骤,因此“莎草纸”本质上并不算是纸,而是草,如果真的要说的话,“莎草片”反而是更加合适。

莎草纸的制作步骤十分的粗糙,首先是将莎草纸的原材料莎草的绿色外衣剥掉,将留下来的切割成薄片,放入水中浸泡几天,捞出来后再用木槌不停的对其进行敲打,以打压出其中的多余水分。

然后将这些薄片一横一竖的纵向排开压齐,以达到一个所需纸张的大小,再用石块用力挤压,从而将莎草中的糖质粘液挤出,使得草片连接在一起,等到再次晾干后使用象牙或者是贝壳,将莎草纸的表面磨平,这样一来所需要的莎草纸就制作完成了。

这样的制作方法虽然理念上和中国的造纸术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无论是原料选取还是制作步骤上,都远逊色于中国的造纸术,在中国纸随着汉朝的丝绸之路传入西方之前,西方的书写使用大多都使用的是莎草纸和羊皮。

完全可以说在欧洲大陆之上,使用莎草纸或者制作工艺相似的粗糙纸张作为书写纸张根本不稀奇,在欧洲人登上美洲大陆的前几百年,在欧洲大陆上的玛雅人和阿兹特人就曾制作过一种树皮片,也是对树皮进行一些简单的切割和磨压制作而成,而这种树皮片截至到今天墨西哥的奥拓米印第安人都仍在使用。

但说了这么多或许大家就已经发现了,那就是这些造纸工艺都采用的是粗放的挤压和晾晒脱水两个步骤的工艺,那么这种方法造出来的纸就会出现两个情况,一是纸张质地十分的脆,二就是本质上与植物没有什么区别。

美国的造纸专家亨特就曾前往过今天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区域,进行实地考察莎草纸片所流传下来的制作过程,他认为莎草纸和今天的纸张相差很远,虽然能够作为书写的材料,但和真正的纸来说,实在是相差甚远。

中国的造纸专家潘吉星在对莎草纸的制作工艺进行考察研究后,也是认为莎草纸的质地十分的薄脆,稍微的折叠一下就会出现破损。

因此基本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所谓的“莎草纸”本身就十分的难以保存下来,更不用说在上面所书写的字迹,那么在以色列所发现出来的声称是2600多年前的“莎草纸”甚至说上面的字迹都清晰可见,恰好的还保存的是他们所“需要”的那句话,这本身就值得让人怀疑。

可以色列为何一定要言之凿凿并还对外大肆宣传此次的文物考古发现呢?那就和这个国家的历史是分不开的。

“以色列的考古发现背后”
首先就是以色列是一个犹太国家,但以色列所处的地区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阿拉伯地区,几乎大部分民族都属于是阿拉伯人,这从民族上就已经将以色列定义为了外来民族,有着一种排斥感。

其次就是以色列的建国历史,犹太人在祖先确实是在巴勒斯坦地区有过活动历史,但随着后来的发展,大部分犹太人都已经纷纷离开了此地分散到了世界各地,直到二战爆发,德国对犹太人展开了大肆的迫害,才导致犹太人最终无处可去。

因此犹太人在二战后因无处可去,便前往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巴勒斯坦地区不断的聚集,但虽然人数的不断增多,这群聚集在这里的人便打算发起“复国运动”,并在西方国家的扶持下从巴勒斯坦硬生生的挖走了大部分领土建国。

这无疑是大大加重了犹太人和当地阿拉伯人的冲突,再加上宗教信仰的不同,可以说矛盾点更是不断增多。

但以色列毕竟是一个国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国土周边的安稳才是国家发展的前提条件,因为以色列自然也不愿意和周边国家冲突不断,那么除了在军事上解决问题外,自然还需要在“历史”上,不断的强化犹太人在此地建国的合法性,从而稳固自己的统治。

而考古文物作为最强有力的历史证据,自然是得到了以色列的青睐,因此再反观以色列文物局所声称的言论来看,那似乎也是不难理解了。

那就是这张2600年前的莎草纸上所使用的文字是犹太人的古希伯来语,特别是上面所写的话“致以实玛利”而此人也恰好是出自圣经之中的人物角色,这无疑是为犹太人在以色列居住和宗教信仰上找到了十分有利的历史支撑。

这就是说明,犹太人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宗教上,都能够证明他们曾经在这里生活过,并且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但实际上,犹太人确实有在巴勒斯坦地区生活的经历,这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采用如此低劣的手段来补强自己的历史证明,未免有些太不体面,让历史反倒是沦落为了政治的工具。

“令人质疑的西方考古”
事实上,像以色列此次所发现的2600年前的莎草纸这样的漏洞百出的考古事件,在西方的考古界来说可并不是什么个稀罕事,反倒是经常出现的现象。

就在2022年的11月份,意大利的考古学家就宣布他们在托斯卡纳的温泉泥浆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来自两千多年前的青铜雕像。

但是非常蹊跷的是,这些青铜器按照意大利考古学家的说法,已经过了两千多年了,但在温泉泥浆这种潮湿的环境中,这些青铜器整体却没有什么太大的腐蚀,甚至青铜器上面的伊特鲁里亚语和拉丁文的铭文都是清晰可见。

这些铭文中包括了当时一些强大的伊特鲁里亚家族的名字,都是十分清晰可辨的,实在是让人不免有些怀疑,另外就是这些从温泉泥浆中所发现出来的青铜器,无论是器型还是工艺上,都充满了当代工艺和审美角度的特点,更是大大的降低了此次考古发现的真实性。

但如果说意大利的这次考古发现只不过是疑点重重,那么在英国西伯克郡的考古发现那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自欺欺人。在2019年的时候,英国考古学家在西伯克郡发现了一处罗马入侵时期的遗址,距今大约有1600年。

这次的文物发现使得很多人都惊讶不已,有的甚至认为,这对于当时时代的研究很有意义,然而,有一个文物却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

原来,在这处考古遗迹中,有一个刻有“吉姆在这里”的所谓文物,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五个大字还是用简体汉字书写的,但却被当成了文物展示,这实在让人怀疑其专业态度。

但并非西方的考古历史就全部都是虚假的,这样的说法未免有些以偏概全,在众多的文物当中,也不乏一些真品的存在。

但历史文物的挖掘发现至少也应该符合科学常理,那些在泥浆中出土前年不锈的青铜器和在一个山洞的篮子里就能发现间隔千年的纸张,这些发现未免实在是太过于牵强。
FoxMe(令狐)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152
帖子: 549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16:46

#3 Re: 以色列2600年前莎草纸信件:奇特现象再次出现,西方考古令人质疑

帖子 FoxMe(令狐) »

哈哈
none 写了: 2025年 8月 10日 06:31 以色列2600年前莎草纸信件:奇特现象再次出现,西方考古令人质疑

寻史上下五千年
2023-12-06 07:00
河南

在中西方历史考古上一直有这样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只要中国有重大的考古发现,那么西方就会立马出现历史时期更早的考古发现,似乎是想要迫切的证明自己的历史要比中国的历史更加久远。

2021年,我国的三星堆再次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文物,一件件器型精美的青铜器给世界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而就在中国的三星堆文物出土不久,以色列的考古专家就先后宣布在死海附近的悬崖山洞中分别发现了来自一万年前的手工篮子和来自2600年前的莎(suo)草纸。

以色列文物局则是高调声称这张来自2600年前的莎草纸上的字迹,更是清晰可辨,并且用的还是犹太人的古希伯来语。

那么这莎草纸到底有何独特之处?居然比中国保存至今最早的纸还要多出几百年?

“莎草纸骗局”
近些年来,莎草纸俨然成为了西方历史界中的重要文物,有不少的专家都动不动将莎草纸作为了历史文献的考古依据,甚至丝毫不顾及莎草纸本身究竟能不能够保存上千年的客观事实。

几乎是掩耳盗铃般的认为古埃及的干燥环境就能够让莎草纸保存数千年,这样的态度俨然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

那么莎草纸本身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和中国的造纸术又到底有什么区别?

其实说是“莎草纸”并不算得上是准确,因为“莎草纸”本身根本算不上是纸,而是草,只是对草进行了一些较为简单的整形处理,并没有做到像中国的纸那样经过层层的蒸馏化合等复杂步骤,因此“莎草纸”本质上并不算是纸,而是草,如果真的要说的话,“莎草片”反而是更加合适。

莎草纸的制作步骤十分的粗糙,首先是将莎草纸的原材料莎草的绿色外衣剥掉,将留下来的切割成薄片,放入水中浸泡几天,捞出来后再用木槌不停的对其进行敲打,以打压出其中的多余水分。

然后将这些薄片一横一竖的纵向排开压齐,以达到一个所需纸张的大小,再用石块用力挤压,从而将莎草中的糖质粘液挤出,使得草片连接在一起,等到再次晾干后使用象牙或者是贝壳,将莎草纸的表面磨平,这样一来所需要的莎草纸就制作完成了。

这样的制作方法虽然理念上和中国的造纸术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无论是原料选取还是制作步骤上,都远逊色于中国的造纸术,在中国纸随着汉朝的丝绸之路传入西方之前,西方的书写使用大多都使用的是莎草纸和羊皮。

完全可以说在欧洲大陆之上,使用莎草纸或者制作工艺相似的粗糙纸张作为书写纸张根本不稀奇,在欧洲人登上美洲大陆的前几百年,在欧洲大陆上的玛雅人和阿兹特人就曾制作过一种树皮片,也是对树皮进行一些简单的切割和磨压制作而成,而这种树皮片截至到今天墨西哥的奥拓米印第安人都仍在使用。

但说了这么多或许大家就已经发现了,那就是这些造纸工艺都采用的是粗放的挤压和晾晒脱水两个步骤的工艺,那么这种方法造出来的纸就会出现两个情况,一是纸张质地十分的脆,二就是本质上与植物没有什么区别。

美国的造纸专家亨特就曾前往过今天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区域,进行实地考察莎草纸片所流传下来的制作过程,他认为莎草纸和今天的纸张相差很远,虽然能够作为书写的材料,但和真正的纸来说,实在是相差甚远。

中国的造纸专家潘吉星在对莎草纸的制作工艺进行考察研究后,也是认为莎草纸的质地十分的薄脆,稍微的折叠一下就会出现破损。

因此基本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所谓的“莎草纸”本身就十分的难以保存下来,更不用说在上面所书写的字迹,那么在以色列所发现出来的声称是2600多年前的“莎草纸”甚至说上面的字迹都清晰可见,恰好的还保存的是他们所“需要”的那句话,这本身就值得让人怀疑。

可以色列为何一定要言之凿凿并还对外大肆宣传此次的文物考古发现呢?那就和这个国家的历史是分不开的。

“以色列的考古发现背后”
首先就是以色列是一个犹太国家,但以色列所处的地区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阿拉伯地区,几乎大部分民族都属于是阿拉伯人,这从民族上就已经将以色列定义为了外来民族,有着一种排斥感。

其次就是以色列的建国历史,犹太人在祖先确实是在巴勒斯坦地区有过活动历史,但随着后来的发展,大部分犹太人都已经纷纷离开了此地分散到了世界各地,直到二战爆发,德国对犹太人展开了大肆的迫害,才导致犹太人最终无处可去。

因此犹太人在二战后因无处可去,便前往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巴勒斯坦地区不断的聚集,但虽然人数的不断增多,这群聚集在这里的人便打算发起“复国运动”,并在西方国家的扶持下从巴勒斯坦硬生生的挖走了大部分领土建国。

这无疑是大大加重了犹太人和当地阿拉伯人的冲突,再加上宗教信仰的不同,可以说矛盾点更是不断增多。

但以色列毕竟是一个国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国土周边的安稳才是国家发展的前提条件,因为以色列自然也不愿意和周边国家冲突不断,那么除了在军事上解决问题外,自然还需要在“历史”上,不断的强化犹太人在此地建国的合法性,从而稳固自己的统治。

而考古文物作为最强有力的历史证据,自然是得到了以色列的青睐,因此再反观以色列文物局所声称的言论来看,那似乎也是不难理解了。

那就是这张2600年前的莎草纸上所使用的文字是犹太人的古希伯来语,特别是上面所写的话“致以实玛利”而此人也恰好是出自圣经之中的人物角色,这无疑是为犹太人在以色列居住和宗教信仰上找到了十分有利的历史支撑。

这就是说明,犹太人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宗教上,都能够证明他们曾经在这里生活过,并且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但实际上,犹太人确实有在巴勒斯坦地区生活的经历,这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采用如此低劣的手段来补强自己的历史证明,未免有些太不体面,让历史反倒是沦落为了政治的工具。

“令人质疑的西方考古”
事实上,像以色列此次所发现的2600年前的莎草纸这样的漏洞百出的考古事件,在西方的考古界来说可并不是什么个稀罕事,反倒是经常出现的现象。

就在2022年的11月份,意大利的考古学家就宣布他们在托斯卡纳的温泉泥浆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来自两千多年前的青铜雕像。

但是非常蹊跷的是,这些青铜器按照意大利考古学家的说法,已经过了两千多年了,但在温泉泥浆这种潮湿的环境中,这些青铜器整体却没有什么太大的腐蚀,甚至青铜器上面的伊特鲁里亚语和拉丁文的铭文都是清晰可见。

这些铭文中包括了当时一些强大的伊特鲁里亚家族的名字,都是十分清晰可辨的,实在是让人不免有些怀疑,另外就是这些从温泉泥浆中所发现出来的青铜器,无论是器型还是工艺上,都充满了当代工艺和审美角度的特点,更是大大的降低了此次考古发现的真实性。

但如果说意大利的这次考古发现只不过是疑点重重,那么在英国西伯克郡的考古发现那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自欺欺人。在2019年的时候,英国考古学家在西伯克郡发现了一处罗马入侵时期的遗址,距今大约有1600年。

这次的文物发现使得很多人都惊讶不已,有的甚至认为,这对于当时时代的研究很有意义,然而,有一个文物却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

原来,在这处考古遗迹中,有一个刻有“吉姆在这里”的所谓文物,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五个大字还是用简体汉字书写的,但却被当成了文物展示,这实在让人怀疑其专业态度。

但并非西方的考古历史就全部都是虚假的,这样的说法未免有些以偏概全,在众多的文物当中,也不乏一些真品的存在。

但历史文物的挖掘发现至少也应该符合科学常理,那些在泥浆中出土前年不锈的青铜器和在一个山洞的篮子里就能发现间隔千年的纸张,这些发现未免实在是太过于牵强。
回复

回到 “史海钩沉(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