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罕见地获得印度境内中国PL-15导弹残骸,并披露导引头算法和AESA雷达秘密
版主: Softfist
#1 日本罕见地获得印度境内中国PL-15导弹残骸,并披露导引头算法和AESA雷达秘密
东京顶级电子战专家在印度检查了 PL-15 导弹残骸,在印度-太平洋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揭露了中国的 AESA 雷达导引头、ECCM 技术和导弹大脑算法。
(亚洲防务安全)——据报道,日本电子战 (EW) 和雷达专家已成为新德里政府允许进入印度检查中国 PL-15 超视距 (BVR) 空对空导弹残骸的最新外国专家,此举可能对整个印度-太平洋地区产生深远的战略影响。该导弹是在最近的巴基斯坦-印度空战中在印度北部发现的。
据印度国防媒体消息人士称,此次访问为不结盟地区大国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仔细观察北京最先进、最严密保护的导弹技术之一。
日本对 PL-15 产生兴趣之际,东京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不断增强的战力越来越感到担忧,中国空军经常在日本和台湾领空附近部署配备 PL-15 的歼-10C 和歼-20 战斗机。
国防分析人士认为,东京的目标很明确:深入了解中国先进的导弹结构——尤其是其导引头算法、数据链加密和电子对抗(ECCM)的技术。
一份报告指出:“日本专家将收到与导引头算法、数据链加密和电子对抗措施相关的数据。”
导引头算法——通常被称为导弹的“大脑”——对于 PL-15 在有争议、干扰严重的空战中识别、跟踪和锁定目标的能力至关重要。
PL-15 由中国空降导弹研究院研制,配备有源电子扫描阵列 (AESA) 雷达导引头,能够以精准的精度区分敌机与照明弹、箔条和电子对抗等诱饵。
这种先进的瞄准逻辑不仅对于在超音速下对隐形或机动目标保持严格锁定至关重要,而且在终端制导阶段也至关重要,因为在该阶段,几毫秒的时间就决定了成败。
通过安全数据链进行实时更新,PL-15 可以从歼-20、歼-10C 或 KJ-500 AEW&C 等机载平台接收中途修正信息,大大提高了成功拦截的概率。
如果没有强大的加密和 LPI 协议,这些数据链可能容易受到电子拦截、干扰或欺骗——这是现代网络中心战中不可接受的风险
据报道,PL-15 的军用级加密数据链能够抵抗网络和电子战干扰,结合跳频、扩频通信和 ECCM 技术,可以在有争议的电磁环境中生存和运行。
据信,该导弹还集成了主动和被动 ECM/ECCM 子系统,能够抵抗敌方平台的雷达干扰、目标欺骗和干扰战术。
一些评估表明,它可能采用抗干扰惯性导航系统(INS),甚至可能采用包括红外终端制导在内的双模导引头,这使其对常规飞机和隐形飞机都构成巨大威胁。
这些能力使得PL-15超越了传统的空对空导弹;它象征着中国主宰电子战场和改写空战理论的雄心。
在第五代战争时代,电磁频谱优势决定胜利,霹雳-15代表着进攻性空中力量的一次飞跃,特别是对于巴基斯坦等使用中国飞机的国家而言。
据报道,巴基斯坦是 PL-15E 型导弹唯一确认的出口客户,在最近与印度空军 (IAF) 的交战中使用了该导弹,并声称成功击落六架战机,包括“阵风”战斗机、苏-30MKI 战斗机、米格-29 战斗机和幻影 2000 战斗机。
虽然巴基斯坦的歼-10C 平台主要完成了这些击落任务,但同样与 PL-15E 集成的 JF-17 Block III 也发挥了辅助作用,展示了该导弹在不同机身上的灵活性。
尽管许多说法尚未得到证实,但无可争辩的是,印度在多个地点发现了多块完整的 PL-15 导弹碎片,其中包括旁遮普邦霍西亚普尔区的卡马希德维村。
这些碎片目前是印度及其国际伙伴进行法医鉴定的重点,被寻求解开中国导弹实力秘密的情报机构视为金矿。
媒体报道证实,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组成的西方情报联盟“五眼”对获取这些残留物表现出浓厚兴趣。
据报道,法国和日本也正在与印度进行双边渠道沟通,检查碎片,旨在制定技术规范和逆向工程对策。
从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国家安全局(NSA)和美国国防情报局(DIA)等军事情报机构的角度来看,分析PL-15真实战场残骸的机会是前所未有的。
法医分析可能重点关注雷达导引头频率、波形行为、数据链安全协议、推进化学以及外国零部件(尤其是俄罗斯零部件)的存在。
了解 PL-15 是否采用了俄罗斯的传统技术(例如雷达处理器或发动机元件)将有助于确认中国的技术独立程度或对外国系统的依赖程度。
PL-15 的真实射程据称超过 300 公里,其所谓的反隐形能力的验证是另一个关键优先事项,特别是对于部署 F-35 等第五代战斗机的国家而言。
这些情报将直接为对抗中国日益增长的空中影响力的北约和印度太平洋沿岸国家的对策发展提供信息,并影响这些国家的采购决策。
对于几乎每天都要面对配备有 PL-15 的中国空军飞机入侵的台湾来说,风险极高。
台湾当局已请求获取导弹残骸,以更好地了解其优缺点,并希望制定有效的战术和国内对策。
台湾一位国防官员表示:“获取霹雳-15空对空导弹残骸将直接帮助台湾制定对抗措施或增强其目前正在研发的国产导弹。”
此次正在进行的取证行动的战略意义不仅限于技术间谍活动——它标志着一个更深层次、更紧迫的认识:中国导弹技术正在缩小差距,或者在某些领域超越西方竞争对手。
对于雷神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欧洲导弹集团等西方国防承包商来说,从这些导弹碎片中发现的信息可能会促进新型拦截器和先进电子战套件的开发,这些套件专门用于消除 PL-15 级威胁。
最终,这一事件不仅仅是一个战场考古案例——它是亚洲军备竞赛加速的关键时刻,重塑了地区空中力量平衡,并重新定义了未来空战的轨迹。
从 PL-15 碎片中提取的数据可以为 F-35、欧洲战斗机台风和阵风等前线平台的对抗措施升级提供信息,这些平台现在在争夺空域中可能面临更高的脆弱性。
日本对 AESA 雷达导引头和 ECCM 系统的分析也可能增强其即将推出的第六代 FX 战斗机计划,确保其在面对下一代中国导弹时的生存能力。
此外,印度-太平洋地区的盟军空军(例如澳大利亚、韩国和菲律宾的空军)可以从有关 PL-15 的交战范围、射程和电子抵抗能力的共享情报中受益。
该导弹的性能信息可能会被输入到机载预警系统使用的实时威胁库中,从而提高防空网络的有效性和多边互操作性。
随着中国继续向巴基斯坦等战略伙伴出口 PL-15,了解其结构对于为印度-太平洋战场高端冲突场景做准备的北约联盟部队来说至关重要。
(亚洲防务安全)——据报道,日本电子战 (EW) 和雷达专家已成为新德里政府允许进入印度检查中国 PL-15 超视距 (BVR) 空对空导弹残骸的最新外国专家,此举可能对整个印度-太平洋地区产生深远的战略影响。该导弹是在最近的巴基斯坦-印度空战中在印度北部发现的。
据印度国防媒体消息人士称,此次访问为不结盟地区大国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仔细观察北京最先进、最严密保护的导弹技术之一。
日本对 PL-15 产生兴趣之际,东京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不断增强的战力越来越感到担忧,中国空军经常在日本和台湾领空附近部署配备 PL-15 的歼-10C 和歼-20 战斗机。
国防分析人士认为,东京的目标很明确:深入了解中国先进的导弹结构——尤其是其导引头算法、数据链加密和电子对抗(ECCM)的技术。
一份报告指出:“日本专家将收到与导引头算法、数据链加密和电子对抗措施相关的数据。”
导引头算法——通常被称为导弹的“大脑”——对于 PL-15 在有争议、干扰严重的空战中识别、跟踪和锁定目标的能力至关重要。
PL-15 由中国空降导弹研究院研制,配备有源电子扫描阵列 (AESA) 雷达导引头,能够以精准的精度区分敌机与照明弹、箔条和电子对抗等诱饵。
这种先进的瞄准逻辑不仅对于在超音速下对隐形或机动目标保持严格锁定至关重要,而且在终端制导阶段也至关重要,因为在该阶段,几毫秒的时间就决定了成败。
通过安全数据链进行实时更新,PL-15 可以从歼-20、歼-10C 或 KJ-500 AEW&C 等机载平台接收中途修正信息,大大提高了成功拦截的概率。
如果没有强大的加密和 LPI 协议,这些数据链可能容易受到电子拦截、干扰或欺骗——这是现代网络中心战中不可接受的风险
据报道,PL-15 的军用级加密数据链能够抵抗网络和电子战干扰,结合跳频、扩频通信和 ECCM 技术,可以在有争议的电磁环境中生存和运行。
据信,该导弹还集成了主动和被动 ECM/ECCM 子系统,能够抵抗敌方平台的雷达干扰、目标欺骗和干扰战术。
一些评估表明,它可能采用抗干扰惯性导航系统(INS),甚至可能采用包括红外终端制导在内的双模导引头,这使其对常规飞机和隐形飞机都构成巨大威胁。
这些能力使得PL-15超越了传统的空对空导弹;它象征着中国主宰电子战场和改写空战理论的雄心。
在第五代战争时代,电磁频谱优势决定胜利,霹雳-15代表着进攻性空中力量的一次飞跃,特别是对于巴基斯坦等使用中国飞机的国家而言。
据报道,巴基斯坦是 PL-15E 型导弹唯一确认的出口客户,在最近与印度空军 (IAF) 的交战中使用了该导弹,并声称成功击落六架战机,包括“阵风”战斗机、苏-30MKI 战斗机、米格-29 战斗机和幻影 2000 战斗机。
虽然巴基斯坦的歼-10C 平台主要完成了这些击落任务,但同样与 PL-15E 集成的 JF-17 Block III 也发挥了辅助作用,展示了该导弹在不同机身上的灵活性。
尽管许多说法尚未得到证实,但无可争辩的是,印度在多个地点发现了多块完整的 PL-15 导弹碎片,其中包括旁遮普邦霍西亚普尔区的卡马希德维村。
这些碎片目前是印度及其国际伙伴进行法医鉴定的重点,被寻求解开中国导弹实力秘密的情报机构视为金矿。
媒体报道证实,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组成的西方情报联盟“五眼”对获取这些残留物表现出浓厚兴趣。
据报道,法国和日本也正在与印度进行双边渠道沟通,检查碎片,旨在制定技术规范和逆向工程对策。
从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国家安全局(NSA)和美国国防情报局(DIA)等军事情报机构的角度来看,分析PL-15真实战场残骸的机会是前所未有的。
法医分析可能重点关注雷达导引头频率、波形行为、数据链安全协议、推进化学以及外国零部件(尤其是俄罗斯零部件)的存在。
了解 PL-15 是否采用了俄罗斯的传统技术(例如雷达处理器或发动机元件)将有助于确认中国的技术独立程度或对外国系统的依赖程度。
PL-15 的真实射程据称超过 300 公里,其所谓的反隐形能力的验证是另一个关键优先事项,特别是对于部署 F-35 等第五代战斗机的国家而言。
这些情报将直接为对抗中国日益增长的空中影响力的北约和印度太平洋沿岸国家的对策发展提供信息,并影响这些国家的采购决策。
对于几乎每天都要面对配备有 PL-15 的中国空军飞机入侵的台湾来说,风险极高。
台湾当局已请求获取导弹残骸,以更好地了解其优缺点,并希望制定有效的战术和国内对策。
台湾一位国防官员表示:“获取霹雳-15空对空导弹残骸将直接帮助台湾制定对抗措施或增强其目前正在研发的国产导弹。”
此次正在进行的取证行动的战略意义不仅限于技术间谍活动——它标志着一个更深层次、更紧迫的认识:中国导弹技术正在缩小差距,或者在某些领域超越西方竞争对手。
对于雷神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欧洲导弹集团等西方国防承包商来说,从这些导弹碎片中发现的信息可能会促进新型拦截器和先进电子战套件的开发,这些套件专门用于消除 PL-15 级威胁。
最终,这一事件不仅仅是一个战场考古案例——它是亚洲军备竞赛加速的关键时刻,重塑了地区空中力量平衡,并重新定义了未来空战的轨迹。
从 PL-15 碎片中提取的数据可以为 F-35、欧洲战斗机台风和阵风等前线平台的对抗措施升级提供信息,这些平台现在在争夺空域中可能面临更高的脆弱性。
日本对 AESA 雷达导引头和 ECCM 系统的分析也可能增强其即将推出的第六代 FX 战斗机计划,确保其在面对下一代中国导弹时的生存能力。
此外,印度-太平洋地区的盟军空军(例如澳大利亚、韩国和菲律宾的空军)可以从有关 PL-15 的交战范围、射程和电子抵抗能力的共享情报中受益。
该导弹的性能信息可能会被输入到机载预警系统使用的实时威胁库中,从而提高防空网络的有效性和多边互操作性。
随着中国继续向巴基斯坦等战略伙伴出口 PL-15,了解其结构对于为印度-太平洋战场高端冲突场景做准备的北约联盟部队来说至关重要。
#8 Re: 日本罕见地获得印度境内中国PL-15导弹残骸,并披露导引头算法和AESA雷达秘密
完了,老将说又有人造谣了:《印度因低估中国PL-15导弹而付出代价》
India Paid the Price for Underestimating China’s PL-15 Missiles
https://nationalinterest.org/blog/buzz/ ... -ps-080625

India Paid the Price for Underestimating China’s PL-15 Missiles
https://nationalinterest.org/blog/buzz/ ... -ps-080625

#10 Re: 日本罕见地获得印度境内中国PL-15导弹残骸,并披露导引头算法和AESA雷达秘密
逊尼派阿三还是阿三
Hard times create strong men. Strong men create good times. Good times create weak men. And, weak men create hard times.
#14 Re: 日本罕见地获得印度境内中国PL-15导弹残骸,并披露导引头算法和AESA雷达秘密
PL15 有自毁程序,三哥或者霓虹是怎么得到的?
#15 Re: 日本罕见地获得印度境内中国PL-15导弹残骸,并披露导引头算法和AESA雷达秘密
国家利益是美国著名的五毛杂志,卡卡beijingren3 写了: 2025年 8月 7日 17:51 完了,老将说又有人造谣了:《印度因低估中国PL-15导弹而付出代价》
India Paid the Price for Underestimating China’s PL-15 Missiles
https://nationalinterest.org/blog/buzz/ ... -ps-080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