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症或非脑病,而是大脑免疫失调所致
版主: none
#1 阿尔茨海默症或非脑病,而是大脑免疫失调所致
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研究竞争激烈且争议不断。2022年,曾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症元凶的β-淀粉样蛋白相关研究遭质疑。此前,针对该蛋白的药物阿杜卡能单抗获批,但疗效存疑。
多年来,科学家专注于阻止β-淀粉样蛋白形成以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然而成效甚微。我们实验室提出新观点:阿尔茨海默症可能并非主要脑部疾病,而是大脑免疫系统紊乱所致。
免疫系统遍布全身,负责修复损伤和抵御外敌。大脑也有免疫系统,负责修复创伤和对抗细菌。我们认为,β-淀粉样蛋白并非异常蛋白,而是免疫系统正常成分。但由于其无法区分细菌和脑细胞,误伤脑细胞,引发慢性炎症,最终导致痴呆。
阿尔茨海默症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尽管传统自身免疫病药物对阿尔茨海默症无效,但靶向大脑其他免疫调节通路可能带来新疗法。
除了免疫理论,还有线粒体病、感染、金属异常等关于阿尔茨海默症的新观点。
全球超5000万人患痴呆,每3秒钟新增一例。为了患者和社会,我们需要深入了解阿尔茨海默症,寻找新方法应对这一挑战。
重新审视β-淀粉样蛋白
过去,β-淀粉样蛋白一直被视为阿尔茨海默症的罪魁祸首。研究人员认为,这种蛋白质在脑中形成的斑块是导致神经元死亡的主要原因。然而,近年来,这一观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2022年,《科学》杂志报道了一项关键研究,该研究曾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并指出β-淀粉样蛋白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症的原因。但新的证据表明,这项研究的数据可能存在造假。
此外,针对β-淀粉样蛋白的药物阿杜卡能单抗的获批也引发了广泛争议。尽管该药物已获准上市,但其疗效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既然β-淀粉样蛋白的致病作用受到质疑,那么阿尔茨海默症的病因究竟是什么?科学家们开始将目光转向其他可能的方向。
除了免疫系统紊乱,还有以下几种理论:
* 线粒体病理论: 认为线粒体功能障碍是阿尔茨海默症的重要病因。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如果线粒体功能受损,就会导致神经元能量供应不足,最终死亡。
* 感染理论: 一些研究者认为,某些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是引发阿尔茨海默症的诱因。
* 金属离子失衡理论: 认为脑内锌、铜、铁等金属离子失衡可能导致阿尔茨海默症。
这些新的理论为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要找到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和探索。
本文译自 ScienceAlert,由 BALI 编辑发布。
#3 Re: 阿尔茨海默症或非脑病,而是大脑免疫失调所致
现在的大脑免疫失调,在能不能治此病方面又与假想的“β-淀粉样蛋白的致病说”有什么区别?
(得了癌症)复发也可以治,治愈本来就不应该是目标。
得了癌症治疗的目标本来就是不应该治愈,那是啥?还复发也可以治?什么鬼?别说复发,就说第一次被诊断出xxCa.,多少人当场崩溃?还复发可以治?我几个亲戚都是复发了人完了,怎么不治了?推诿回家等S呢?
#5 Re: 阿尔茨海默症或非脑病,而是大脑免疫失调所致
呵呵不过是与“β-淀粉样蛋白的致病”一样的结果,只听治疗的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治愈的,估计比核聚变实现都困难
(得了癌症)复发也可以治,治愈本来就不应该是目标。
得了癌症治疗的目标本来就是不应该治愈,那是啥?还复发也可以治?什么鬼?别说复发,就说第一次被诊断出xxCa.,多少人当场崩溃?还复发可以治?我几个亲戚都是复发了人完了,怎么不治了?推诿回家等S呢?
#9 Re: 阿尔茨海默症或非脑病,而是大脑免疫失调所致
补充锂元素可能逆转阿尔茨海默病
光明网
2025-08-08 10:21
中国科学报讯 19世纪,锂曾被认为是一种能调节情绪的健康补品。到20世纪70年代,它成为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金标准疗法。同时,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饮用水含有微量锂的地区,痴呆症发病率相对较低。然而,关于锂元素对认知衰退影响的临床试验,结果却喜忧参半。
正常人大脑切片(左)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切片的对比。图片来源:Jessica Wilson
在8月6日发表于《自然》的一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证明了这种金属元素天然存在于大脑中,并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他们提出,补充锂元素可以预防甚至逆转阿尔茨海默病。
该研究通过对人类脑组织的分析和一系列小鼠实验,揭示了一个共性模式:大脑中的锂浓度下降往往伴随着记忆的丧失,而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病学标志物,即淀粉样斑块和tau蛋白缠结,也会同步出现。研究人员同时在小鼠中发现,有证据表明一种特定类型的锂补充剂可以逆转这些神经学变化,恢复丧失的记忆,使大脑重回更年轻、更健康的状态。
全球有超过5500万人受痴呆症影响,其中大多数都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市面上的抗淀粉样蛋白疗法虽能缓解认知能力下降,但“无法阻止它”。论文通讯作者、美国哈佛医学院的Bruce Yankner说:“我们还没有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青霉素’。”
研究人员发现,在人类大脑中,受阿尔茨海默病影响区域的锂元素水平低于未受影响的区域。而在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人群中,大脑中的锂被“困”在淀粉样斑块里,导致可用于基本大脑功能的锂减少。Yankner表示,这种锂的缺失“随着病情进展而越发严重”。
在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的大脑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大脑中的锂越少,淀粉样蛋白越多;而淀粉样蛋白的增多又导致锂的进一步减少。这一恶性循环可能表征了阿尔茨海默病的毁灭性进程。对此,Yankner团队找到了一种可能打破循环的方法。
大多数对锂的临床试验都使用碳酸锂进行测试。而该团队证明,这种形式的锂很容易被淀粉样斑块困住,但乳清酸锂等形式则不会。当给小鼠服用低剂量的乳清酸锂时,后者逆转了与疾病相关的脑损伤,并恢复了小鼠的记忆。
研究人员表示,该研究没有发现与锂相关的毒性,这可能有助于简化临床试验,并在未来几年内确定锂治疗方案是否适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不过这需要有足够的政府或商业资金支持。
此外,锂是一种元素,因此无法申请专利。“没有哪家制药公司能够从中获利。”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的Tomas Hajek表示。
这种疗法可能不只对痴呆症有潜在益处。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Ashley Bush提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使用乳清酸锂的效果可能比标准碳酸锂疗法更好。
“恐怕没有多少在研药物能同时具备如此充分的证据和良好的安全性。”Hajek表示,“锂便宜得很,还可能对人们有益处。” (王体瑶)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9335-x
来源: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