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沉痛悼念朱照宣教授 - 武际可的博文__20221229__164738__ 已有 1776 次阅读 2022-12-29 1839 个人分类科技史系统分类人物纪事___,,,磕头,,,oRZ,,,,,,,,___1657-1804

包含原读书听歌看电影版、电视版、Food版、Travel版,以及其他生活娱乐相关版面。

版主: kazaawangwh

回复
BiggeyIssue(出大事儿了,,(可算)又出大事儿了,,,)楼主
小有名气
小有名气
帖子互动: 0
帖子: 44
注册时间: 2022年 11月 4日 12:13

科学网—沉痛悼念朱照宣教授 - 武际可的博文__20221229__164738__ 已有 1776 次阅读 2022-12-29 1839 个人分类科技史系统分类人物纪事___,,,磕头,,,oRZ,,,,,,,,___1657-1804

帖子 BiggeyIssue(出大事儿了,,(可算)又出大事儿了,,,)楼主 »

(2022-12-29#1805)

科学网—沉痛悼念朱照宣教授 - 武际可的博文__20221229__164738__ 已有 1776 次阅读 2022-12-29 1839 个人分类科技史系统分类人物纪事___,,,磕头,,,oRZ,,,,,,,,___1657-1804


###################################################################


注册 |登录

构建全球华人科学博客圈
返回首页
微博
RSS订阅
帮助

武际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武际可 北大退休教授

博客首页
动态
博文
视频
相册
好友
留言板

博文
沉痛悼念朱照宣教授 精选

已有 1776 次阅读 2022-12-29 18:39 |个人分类:科技史|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沉痛悼念朱照宣教授

武际可

朱照宣先生走了,近几年他身体一直不好,先是经受了前列腺癌变和手术,后来又经过两次脑梗。他都坚强地挺过来了。这次在新冠的突如其来的大规模袭击下,以九十二高龄,终于不敌,倒下了。

我和朱照宣,从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开始,后来又在在同一个力学系工作,有六七十年的共事。他长我四岁,于我算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因为我所读书的数学力学系1954级力学专业,分为流体、固体和一般力学三个专门化。朱照宣先生给一般力学班上过课。我是固体力学的,虽然没有直接听过他讲的课,但就这一层关系也算是我的老师辈了。

朱照宣194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据说当他第一次走上大学讲堂时他发现在座的学生的年龄都比他大。这也可以作为在力学界早已传说的朱照宣是一位早慧的“神童”的旁证。1952年院系调整,圣约翰大学撤销,朱照宣转入同济大学教学。后来又调入北京大学。

在和朱照宣多年的共事中,有两件事特别值得一提。

第一件事,是1979年初,力学专业从汉中迁回北京。本来我们想重新回到数力系,但是数学系段学复等老师坚持建议力学系自己建系。于是我们被任命为力学系建系后的第一届领导:系主任周光坰、副系主任朱照宣主管教学,副系主任武际可主管科研,副系主任刘必佐管总务。

2014年与周光坰先生、朱照宣先生合影

这一届的力学系不仅面临独立建系的任务,特别是面临文革后百废待兴的局面。一是教学上,原来所有的基础课主讲教师都面临青黄不接,年老的退出讲课而新的基础课教师需要培养,新的教材需要编写。在科学研究方面,曾经有一些年,力学专业的目光总是盯着航空、航天、尖端、国防等高科技领域。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碰壁,特别是文革中的遭遇,由于保密的原因,此路不通。为此早在汉中时期,力学系的教师们就为科研转向民用做调查准备,把科研的重点逐渐转向水利、机械、土木结构、风工程、计算力学等方向,为此系里曾经在1973年参加石砭峪水库定向爆破中牺牲了沈立、邵鸿昌、张瑞请三位同事,为摸索新的研究方向是付出了牺牲的。

在教学方面。朱照宣带头接过为“回炉班”上理论力学的艰巨任务,回炉班的弹性力学由武际可与王敏中担任,流体力学由吴望一担任。不久后出版朱照宣的《理论力学》、吴望一的《流体力学》和武际可与王敏中的《弹性力学引论》三本基础课教材,也是北大力学专业建立以来最早的几套教材,都是孕育于这次回炉班的教学中。

与此同时,在科学研究上也在计算力学、水坝强度计算、冷却塔强度分析、风工程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几年中获国家和部级奖励十多次。

值得指出的是,这些工作是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完成的。汉中刚回来居无定所,也没有办公室,朱照宣带着孩子们挤在学生宿舍,晚上备课至深夜,理论力学讲义就是这样出来的。条件虽然艰苦,但是这一届系主任总算胜利完成了历史所赋予他们的任务。

与朱照宣有关的另一件事,就是我出任《力学与实践》杂志的编委。《力学与实践》是文革以后1979年创刊的。由于文革浩劫,学术界属于重灾区,综合性刊物《力学与实践》的任务就是恢复力学学术氛围。第一届编委会的时候,主编是卞荫贵先生,副主编是朱照宣先生。我是被朱照宣拉入编委会的,在他们的领导下做些具体工作。

卞先生是一位心慈面善的长者,他每次主持开编委会,总是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择善而从,所以每次编委会开会都有新的改进。朱先生则是一位不尚张扬一心做实事的学者。我和他在北大共事几十年,总结他的特点是一位“五不”教授,即不当官、不拉经费、不拉学生、不勉强写文章、不出国。教学认真而有水平,科研厚积而薄发,不出国而具有一流的外语,许多教员包括我要往国外投稿,都请他修改后方才能够出手,与他接近的人都获益匪浅。所以他在北大师生中口碑很好。他几十年为力学界默默工作,大百科全书力学卷,经他逐字过手。《力学与实践》的许多稿件他都认真阅读并提出处理意见。卞先生因年事较高,而朱先生恰正当年,所以主编的许多实际工作,大都是由朱先生承担的。几十年来《力学与实践》编委会形成的务实、创新、团结、公正的学风,和他们起了一个好头是分不开的。


2019年,为纪念《力学与实际》创刊40周年共同写贺词

只有在力学与实践编委的几年中,我才能说对朱照宣工作的认真程度有所认识。原来他处理过的每一篇稿子,他的意见都有存底。只有在那时我才了解到,他有记笔记的习惯每次参加的会,都有仔细的记录,包括系里人事聘用,教授升迁,杂志审稿、教学考试考题与评分记录等等。每年十多本,几十年下来累计有几百本之多,这些资料是研究系史和力学与实践杂志的非常珍贵的原始资料。

后来在1988年我被推举出任主编,一直坚持他们开辟的刊物的良好风气为团结力学界树立良好的学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科研上,朱照宣发表的文章和著作不多,但与他接触多的人,都会感到他对科学上的新事物,具有超常的敏感。当国际上出现不多的混沌论文时,他就认定这是一个会引起广泛关注的领域,并且为此写了不少科普文章推介。晚年他又联合北大物理系地球物理系数学系力学系的不同方向的教师组织非线性科学研讨班,推动对非线性现象的跨领域合作研究。

几十年的同事离去,悲伤撕心裂肺。愿朱照宣先生魂归西方极乐世界,早升天堂。朱照宣先生永垂不朽!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武际可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72-1369672.html

上一篇:我们需要真实的名人传记 ——读《爱因斯坦的错误》
收藏
IP: 111.192.247.*| 热度|
当前推荐数:13 推荐人: 尤明庆 史晓雷 杨正瓴 李建国 王涛 郑永军 冯大诚 周忠浩 白冰 郑强 刘全慧 甘阳 张士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IP: 223.104.38.* 回复 | 赞 赞 [3]陈晨星 2022-12-29 22:04
有朱照宣教授的第一版的理论力学 朱教授千古!

IP: 123.151.21.* 回复 | 赞 赞 [2]杨正瓴 2022-12-29 19:24
沉痛悼念朱照宣教授

IP: 202.102.253.* 回复 | 赞 赞 [1]尤明庆 2022-12-29 19:03
朱照宣先生永垂不朽!

1/1 | 总计:3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返回顶部

武际可

加为好友
给我留言
打个招呼
发送消息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 我们需要真实的名人传记 ——读《爱因斯坦的错误》
• 2022-05-17
• 谈科学技术研究的选题
• 评王敏中等编的 《数学弹性力学研究的若干进展》
• 椎间盘突出与力学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 我们需要真实的名人传记 ——读《爱因斯坦的错误》
• 2022-05-17
• 谈科学技术研究的选题
• 复合材料
• 汉语中“力学”一词考源

全部精选博文导读

• 沉痛悼念朱照宣教授
• “一件大事”——物理学家解开了20年的稳定手性纳米结构之谜
• 福建农林大学汪世华团队:谷氨酰胺合成酶对黄曲霉菌生长发育以及氧化应激的调控作用 | MDPI Toxins
• 2023年新年贺词丨让安全科学找回自我,重归安全本质
• 树根与树冠
• 从Springer到SciOpen,《先进陶瓷(英文)》正式回归本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2-12-30 00: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2 中国科学报社

##########################################################################
(2022-12-29#1806)

+1.00 积分 [版主 wh. 发放的奖励]
wh(问号)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3842
帖子: 8093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Re: 科学网—沉痛悼念朱照宣教授 - 武际可的博文__20221229__164738__ 已有 1776 次阅读 2022-12-29 1839 个人分类科技史系统分类人物纪事___,,,磕头,,,oRZ,,,,,,,,___1657-

帖子 wh(问号) »

老一辈都好敬业。你是力学系的啊?
BiggeyIssue 写了: 2022年 12月 29日 13:06 (2022-12-29#1805)

科学网—沉痛悼念朱照宣教授 - 武际可的博文__20221229__164738__ 已有 1776 次阅读 2022-12-29 1839 个人分类科技史系统分类人物纪事___,,,磕头,,,oRZ,,,,,,,,___1657-1804


###################################################################


注册 |登录

构建全球华人科学博客圈
返回首页
微博
RSS订阅
帮助

武际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武际可 北大退休教授

博客首页
动态
博文
视频
相册
好友
留言板

博文
沉痛悼念朱照宣教授 精选

已有 1776 次阅读 2022-12-29 18:39 |个人分类:科技史|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沉痛悼念朱照宣教授

武际可

朱照宣先生走了,近几年他身体一直不好,先是经受了前列腺癌变和手术,后来又经过两次脑梗。他都坚强地挺过来了。这次在新冠的突如其来的大规模袭击下,以九十二高龄,终于不敌,倒下了。

我和朱照宣,从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开始,后来又在在同一个力学系工作,有六七十年的共事。他长我四岁,于我算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因为我所读书的数学力学系1954级力学专业,分为流体、固体和一般力学三个专门化。朱照宣先生给一般力学班上过课。我是固体力学的,虽然没有直接听过他讲的课,但就这一层关系也算是我的老师辈了。

朱照宣194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据说当他第一次走上大学讲堂时他发现在座的学生的年龄都比他大。这也可以作为在力学界早已传说的朱照宣是一位早慧的“神童”的旁证。1952年院系调整,圣约翰大学撤销,朱照宣转入同济大学教学。后来又调入北京大学。

在和朱照宣多年的共事中,有两件事特别值得一提。

第一件事,是1979年初,力学专业从汉中迁回北京。本来我们想重新回到数力系,但是数学系段学复等老师坚持建议力学系自己建系。于是我们被任命为力学系建系后的第一届领导:系主任周光坰、副系主任朱照宣主管教学,副系主任武际可主管科研,副系主任刘必佐管总务。

2014年与周光坰先生、朱照宣先生合影

这一届的力学系不仅面临独立建系的任务,特别是面临文革后百废待兴的局面。一是教学上,原来所有的基础课主讲教师都面临青黄不接,年老的退出讲课而新的基础课教师需要培养,新的教材需要编写。在科学研究方面,曾经有一些年,力学专业的目光总是盯着航空、航天、尖端、国防等高科技领域。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碰壁,特别是文革中的遭遇,由于保密的原因,此路不通。为此早在汉中时期,力学系的教师们就为科研转向民用做调查准备,把科研的重点逐渐转向水利、机械、土木结构、风工程、计算力学等方向,为此系里曾经在1973年参加石砭峪水库定向爆破中牺牲了沈立、邵鸿昌、张瑞请三位同事,为摸索新的研究方向是付出了牺牲的。

在教学方面。朱照宣带头接过为“回炉班”上理论力学的艰巨任务,回炉班的弹性力学由武际可与王敏中担任,流体力学由吴望一担任。不久后出版朱照宣的《理论力学》、吴望一的《流体力学》和武际可与王敏中的《弹性力学引论》三本基础课教材,也是北大力学专业建立以来最早的几套教材,都是孕育于这次回炉班的教学中。

与此同时,在科学研究上也在计算力学、水坝强度计算、冷却塔强度分析、风工程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几年中获国家和部级奖励十多次。

值得指出的是,这些工作是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完成的。汉中刚回来居无定所,也没有办公室,朱照宣带着孩子们挤在学生宿舍,晚上备课至深夜,理论力学讲义就是这样出来的。条件虽然艰苦,但是这一届系主任总算胜利完成了历史所赋予他们的任务。

与朱照宣有关的另一件事,就是我出任《力学与实践》杂志的编委。《力学与实践》是文革以后1979年创刊的。由于文革浩劫,学术界属于重灾区,综合性刊物《力学与实践》的任务就是恢复力学学术氛围。第一届编委会的时候,主编是卞荫贵先生,副主编是朱照宣先生。我是被朱照宣拉入编委会的,在他们的领导下做些具体工作。

卞先生是一位心慈面善的长者,他每次主持开编委会,总是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择善而从,所以每次编委会开会都有新的改进。朱先生则是一位不尚张扬一心做实事的学者。我和他在北大共事几十年,总结他的特点是一位“五不”教授,即不当官、不拉经费、不拉学生、不勉强写文章、不出国。教学认真而有水平,科研厚积而薄发,不出国而具有一流的外语,许多教员包括我要往国外投稿,都请他修改后方才能够出手,与他接近的人都获益匪浅。所以他在北大师生中口碑很好。他几十年为力学界默默工作,大百科全书力学卷,经他逐字过手。《力学与实践》的许多稿件他都认真阅读并提出处理意见。卞先生因年事较高,而朱先生恰正当年,所以主编的许多实际工作,大都是由朱先生承担的。几十年来《力学与实践》编委会形成的务实、创新、团结、公正的学风,和他们起了一个好头是分不开的。


2019年,为纪念《力学与实际》创刊40周年共同写贺词

只有在力学与实践编委的几年中,我才能说对朱照宣工作的认真程度有所认识。原来他处理过的每一篇稿子,他的意见都有存底。只有在那时我才了解到,他有记笔记的习惯每次参加的会,都有仔细的记录,包括系里人事聘用,教授升迁,杂志审稿、教学考试考题与评分记录等等。每年十多本,几十年下来累计有几百本之多,这些资料是研究系史和力学与实践杂志的非常珍贵的原始资料。

后来在1988年我被推举出任主编,一直坚持他们开辟的刊物的良好风气为团结力学界树立良好的学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科研上,朱照宣发表的文章和著作不多,但与他接触多的人,都会感到他对科学上的新事物,具有超常的敏感。当国际上出现不多的混沌论文时,他就认定这是一个会引起广泛关注的领域,并且为此写了不少科普文章推介。晚年他又联合北大物理系地球物理系数学系力学系的不同方向的教师组织非线性科学研讨班,推动对非线性现象的跨领域合作研究。

几十年的同事离去,悲伤撕心裂肺。愿朱照宣先生魂归西方极乐世界,早升天堂。朱照宣先生永垂不朽!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武际可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72-1369672.html

上一篇:我们需要真实的名人传记 ——读《爱因斯坦的错误》
收藏
IP: 111.192.247.*| 热度|
当前推荐数:13 推荐人: 尤明庆 史晓雷 杨正瓴 李建国 王涛 郑永军 冯大诚 周忠浩 白冰 郑强 刘全慧 甘阳 张士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IP: 223.104.38.* 回复 | 赞 赞 [3]陈晨星 2022-12-29 22:04
有朱照宣教授的第一版的理论力学 朱教授千古!

IP: 123.151.21.* 回复 | 赞 赞 [2]杨正瓴 2022-12-29 19:24
沉痛悼念朱照宣教授

IP: 202.102.253.* 回复 | 赞 赞 [1]尤明庆 2022-12-29 19:03
朱照宣先生永垂不朽!

1/1 | 总计:3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返回顶部

武际可

加为好友
给我留言
打个招呼
发送消息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 我们需要真实的名人传记 ——读《爱因斯坦的错误》
• 2022-05-17
• 谈科学技术研究的选题
• 评王敏中等编的 《数学弹性力学研究的若干进展》
• 椎间盘突出与力学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 我们需要真实的名人传记 ——读《爱因斯坦的错误》
• 2022-05-17
• 谈科学技术研究的选题
• 复合材料
• 汉语中“力学”一词考源

全部精选博文导读

• 沉痛悼念朱照宣教授
• “一件大事”——物理学家解开了20年的稳定手性纳米结构之谜
• 福建农林大学汪世华团队:谷氨酰胺合成酶对黄曲霉菌生长发育以及氧化应激的调控作用 | MDPI Toxins
• 2023年新年贺词丨让安全科学找回自我,重归安全本质
• 树根与树冠
• 从Springer到SciOpen,《先进陶瓷(英文)》正式回归本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2-12-30 00: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2 中国科学报社

##########################################################################
(2022-12-29#1806)
sophier
正式会员
正式会员
帖子互动: 0
帖子: 5
注册时间: 2023年 1月 5日 16:52

Re: 科学网—沉痛悼念朱照宣教授 - 武际可的博文__20221229__164738__ 已有 1776 次阅读 2022-12-29 1839 个人分类科技史系统分类人物纪事___,,,磕头,,,oRZ,,,,,,,,___1657-

帖子 sophier »

力学是一个很古老的学科,不找点混沌,非线性的东西来做,恐怕很容易被人遗忘。不过从力学系毕业出来的人在我看来就是数学系的,推导公式的能力特强。在国内时认识一个北大力学系毕业的,搞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的教授。撇见过他开组会时在黑板上推导公式,就跟刷屏似的,吓得我赶紧躲开,从此不敢说自己也做过公式推导。
回复

回到 “书歌影视美食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