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hdream 写了: 2025年 8月 7日 23:05 中国古代数学在明朝的确出现了一个相对低谷,这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文化、经济、政治多方面的结果。
我可以分几个角度来分析:
1. 文化思潮的转向
明朝中后期,官方推崇程朱理学(新儒学),强调“四书五经”,轻视天文、数学、物理等“实学”。
科举考试几乎只考八股文,不考算学,导致数学在精英阶层中失去社会地位。
即使懂数学的知识分子,也倾向把数学当作辅助(如历法、度量衡),而不是独立学科去发展。
2. 经济与技术动因不足
明代的经济虽然繁荣,但科技创新动机不强,尤其在中后期缺乏工业革命那种推动力。
贸易重心在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上,对高等数学的需求不大,算术主要用于商贸和税收计算,创新动力有限。
3. 政治环境与人才流失
明朝中央集权更严密,社会相对保守,政治高压使得学者不愿触碰“非主流”学问。
部分精通数学的匠人或学者,转而投入历法、占星、堪舆等应用领域,而非纯理论研究。
4. 外来数学影响未能及时消化
明末传入了大量西方数学知识(如利玛窦、徐光启引进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但由于文化壁垒,这些知识没能迅速与本土数学融合,反而显得割裂。
在吸收期之前,本土数学的原创性已经衰退。
5. 对比前后朝代
宋元时期:有秦九韶、多项式求解法、天文算法等创新,数学与天文、航海紧密结合。
清初:反而出现一波复兴,借助西方数学、改进历法(如梅文鼎、李善兰等),推动了近代数学过渡。
明代的低谷,某种程度上是宋元高峰与清初复兴之间的“断层期”。
如果把它比喻成河流,宋元是奔腾的急流,明代变成了静水潭,等到清初才又接上外来支流,重新流动起来。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帮你画一个中国古代数学发展曲线图,把明朝低谷放在整体脉络里,这样会更直观。
中国古代数学在明朝陷入低谷
版主: Caravel, TheMatrix, molen
#42 Re: 中国古代数学在明朝陷入低谷
中国人离科学最近的人是王明阳,他曾经试图寻找终极真理,但他既没有方法论,也没有相应的世界观。最后只好放弃。这是他的悲剧,也是整个民族的悲剧。
应运而生 在劫难逃
标签/Tags:
#43 Re: 中国古代数学在明朝陷入低谷
宋hci 写了: 2025年 8月 7日 13:24 对。
宋是中国傻逼的开端,取消数理考试是很傻逼的。目的就是想垄断科技,害怕人民造反,是统治者缺乏自信的表现。这是宋得国不正带来的副作用之一。
明变本加厉而已。宋起码对人民还好些,有明一朝,一无是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
-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581
- 帖子: 25163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44 Re: 中国古代数学在明朝陷入低谷
科技交流的黄金时代:“蒙古和平”的遗产hci 写了: 2025年 8月 7日 19:58 蒙古人输出的就是军事技术, 冶铁啥的。其他的,农业瓷器陶瓷文化数学航海啥的应该没有输出。
航海是郑和输出的,英国船长的书很大篇幅讲西方航海技术的演变。西方用上中国一样的航海技术的时间正好是那个时间点,所以就是郑和船队教他们的,否则他们来不了东土,“宣德”意义就不大了。很可能连地图一并送给他们了,这些地图就是哥伦布等人航海用的地图。
在蒙古帝国的鼎盛时期及其后的相对稳定期,四大汗国间的科技交流呈现出空前的繁荣。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工匠的强制流动与重新安置:蒙古统治者在征服过程中有一个显著的政策,即“不杀工匠”。他们将征服地区的优秀工匠、科学家和工程师俘虏并安置到帝国各地,特别是首都哈拉和林以及后来的元朝上都和大都。这导致了人才的跨区域大融合。例如,来自中亚和波斯的建筑师、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医生被带到元朝,而中国的工程师和医师也同样被派往或自愿前往伊儿汗国等地。
驿站系统的保障:蒙古帝国建立了覆盖广阔疆域的驿站系统(站赤),为使节、商队、学者和工匠的往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安全保障。这套高效的交通网络是维持各大汗国联系、促进技术传播的生命线。
-
-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581
- 帖子: 25163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45 Re: 中国古代数学在明朝陷入低谷
同意,明朝开始中国科教体系落后了FoxMe 写了: 2025年 8月 7日 12:42 关键是科举制度退化到八股取士,只考四书五经。这就很糟糕了,没人研究科学。唐朝的科举制度考的是综合性大学,有《算经十书》。宋朝取消数学考试;但是就算儒家经典也包括很多科学内容,比如中国的史书都有《天文志》。
此外,永乐年间是国运的一个转折点。
没有大学专门研究学问,西方12世纪就有一系列近代大学出来
学生学习的内容也很狭窄,唐朝的学习内容反而更接近近代体系
#46 Re: 中国古代数学在明朝陷入低谷
真的假的?太坏了
hci 写了: 2025年 8月 7日 16:24 不光是拿书给洋人,还系统性剥夺中国人的知识。
传教士伙同江南官员,系统性在中国烧书的行为,在传教士的传记中是有记录的(这是传教士表功的行为)。烧的书可不是什么四书五经,而是系统性性收集道家的科技门类的书。
方法是这样的:协迫入教,然后清理藏书。被胁迫入教的,大都是些研究科技的人士。若不入教,就诬告成白莲教之类。
一个传教士记载,一个小小的参军,因为有道学声名,就被胁迫入教,然后清理其藏书,就用了几天几夜,大多烧了,小部分拿走了。
所以这是真正的偷东西,而不是仅仅是复制,拿了不说,还是要剥夺别人的东西。这其实也符合西人凡事走极端的习性。
#47 Re: 中国古代数学在明朝陷入低谷
珠算是筹算的演进,不是退步。我原来以为珠算不能算矩阵,是不对的。用多个算盘,同样可以算矩阵。改革开放前,人们还用多个算盘计算。
《算法统宗》是计算机算法的鼻祖,没有争议
《算法统宗》是计算机算法的鼻祖,没有争议
-
-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581
- 帖子: 25163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48 Re: 中国古代数学在明朝陷入低谷
矩阵乘法就是加乘,算盘可以算也不奇怪啊。FoxMe 写了: 2025年 8月 8日 09:20 珠算是筹算的演进,不是退步。我原来以为珠算不能算矩阵,是不对的。用多个算盘,同样可以算矩阵。改革开放前,人们还用多个算盘计算。
《算法统宗》是计算机算法的鼻祖,没有争议
筹算到珠算转换,关键是过去的高级的算经算法就被慢慢忘记了,比如宋朝的解高次方程的天元术
上次由 Caravel 在 2025年 8月 8日 09:47 修改。
原因: 未提供修改原因
原因: 未提供修改原因
#49 Re: 中国古代数学在明朝陷入低谷
算矩阵还是算数,知道如何算矩阵,算得对不对,快不快,才是数学。
《算法统宗》的算法谈不上算法鼻祖,如同人类的鼻祖是细菌,但现代的细菌绝对不是人类鼻祖。
《算法统宗》的算法谈不上算法鼻祖,如同人类的鼻祖是细菌,但现代的细菌绝对不是人类鼻祖。
FoxMe 写了: 2025年 8月 8日 09:20 珠算是筹算的演进,不是退步。我原来以为珠算不能算矩阵,是不对的。用多个算盘,同样可以算矩阵。改革开放前,人们还用多个算盘计算。
《算法统宗》是计算机算法的鼻祖,没有争议
上次由 laodongzhe18 在 2025年 8月 8日 10:18 修改。
应运而生 在劫难逃
-
-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581
- 帖子: 25163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54 Re: 中国古代数学在明朝陷入低谷
宋元的天元术就是代数,天地人物代表未知数laodongzhe18 写了: 2025年 8月 8日 10:12 算矩阵还是算数,知道如何算矩阵,算得对不对,快不快,才是数学。
《算法统宗》的算法谈不上算法鼻祖,如同人类的鼻祖是细菌,但现代的细菌绝对不是人类鼻祖。
算筹摆出来就是矩阵
所以筹算虽然慢点,但是更接近数学本身
#55 Re: 中国古代数学在明朝陷入低谷
李卫公年轻时在洛阳城里。总想考数学博士,然后就可以领一份官俸,不必到街上当流氓。这是知识分子的正经出路。但是他总是考不取。这倒不是因为他数学不够精通,而是因为考博士不光是考数学,还要考《周易》,这门学问太过深奥,而且根本就不属于数学的范畴(我看属于巫术的范畴),所以不管他锥股悬梁,还是抽大麻,总是弄不懂。所以每次考试他只能在《周易》的考卷上写上“大隋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再署上自己的名字交上去。这样的卷子谁也不敢给他零分——实际上他得的是满分———但是考官觉得他在取巧,就给他数学打零分。这种结果把李靖完全搞糊涂了,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把那些小学的四则运算题全算错了,痛苦得要自杀。假如他知道内情,就该在数学答卷上也写皇帝万岁,这样就能考取。
应运而生 在劫难逃
#56 Re: 中国古代数学在明朝陷入低谷
再说说那个N,古人绝不会老老实说它大于2,3,4;肯定要用两仪,三才,四像一类的说法代替;更可能说它是太极之像,河洛之像等等。根据这些原理,李卫公画的一幅春宫,上面有黄帝和素女在床上干好事,床下有个小矮子在看,半空中又画了个太极图,就是费尔马定理的表述,但是证明在哪里,我还没找到。因为整数,有理数,无理数这些概念,古人说成什么的都有,所以假如李卫公证出了费尔马定理,把它写成个什么样子实在是很难猜的事。到现在我也没把它猜出来。
应运而生 在劫难逃
-
-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581
- 帖子: 25163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57 Re: 中国古代数学在明朝陷入低谷
王小波的伤痕文学?laodongzhe18 写了: 2025年 8月 8日 11:46 李卫公年轻时在洛阳城里。总想考数学博士,然后就可以领一份官俸,不必到街上当流氓。这是知识分子的正经出路。但是他总是考不取。这倒不是因为他数学不够精通,而是因为考博士不光是考数学,还要考《周易》,这门学问太过深奥,而且根本就不属于数学的范畴(我看属于巫术的范畴),所以不管他锥股悬梁,还是抽大麻,总是弄不懂。所以每次考试他只能在《周易》的考卷上写上“大隋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再署上自己的名字交上去。这样的卷子谁也不敢给他零分——实际上他得的是满分———但是考官觉得他在取巧,就给他数学打零分。这种结果把李靖完全搞糊涂了,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把那些小学的四则运算题全算错了,痛苦得要自杀。假如他知道内情,就该在数学答卷上也写皇帝万岁,这样就能考取。
#59 Re: 中国古代数学在明朝陷入低谷
老将不要胡说八道
laodongzhe18 写了: 2025年 8月 8日 10:12 算矩阵还是算数,知道如何算矩阵,算得对不对,快不快,才是数学。
《算法统宗》的算法谈不上算法鼻祖,如同人类的鼻祖是细菌,但现代的细菌绝对不是人类鼻祖。